[无量香光 · 显密文库 · 手机站]
fowap.goodweb.net.cn
{返回首页}


菩提心在大乘佛教中的重要性
 
{返回 济群法师 文集}
{返回网页版}
点击:2743

菩提心在大乘佛教中的重要性

  《道次第》中,将菩提心、菩萨行、空性见作为大乘佛法的三大要领。其中,又以菩提心为根本。关于菩提心的重要性,《道次第》归纳为以下几点:

  1.为大乘人。《道次第》云:“是故大乘者,以菩提心之有无而作进退。”可见,菩提心乃判断声闻行者和菩萨行者的标准。发起菩提心便是大乘人,反之则是小乘人。不少人以为,汉传佛教为大乘,参禅、念佛是大乘修法,便俨然以大乘行者自居。却不曾自省:自己所发是什么心?又是为了什么而参禅、念佛?事实上,法并不是抉择大小乘的标准,论曰:“以是若仅以法是大乘,则犹不足,必彼补特伽罗住入大乘为重要。”即使念佛、参禅有所受用,若不是发菩提心而修,亦不属大乘之列。关于这一点,宗大师也明确指出:“若何时与菩提心舍离,则纵有能达空性等功德,亦是堕入声闻等地,退失大乘。”

  2.为真佛子。发起菩提心,才称得上真正的佛子。声闻人虽也算佛子,但与菩萨的内涵却有所不同。正如太子和王子,虽同是王室血脉,但王位却非太子莫属。真正能继承如来家业的,也非发菩提心的菩萨莫属。《道次第》中引《入行论》曰:“此心生起,无间即成佛子也。”在发心的当下,就是如来真正的儿子,有能力荷担如来家业。

  3.发心之后,功德超过二乘。在一切心行中,菩提心是至高无上的。《道次第》中将其喻为金刚宝:“善男子,所谓金刚宝者,虽已破碎,胜出金等庄严,映蔽一切,亦不失金刚宝之名,一切贫乏亦能遮止。”即使破碎,仍比任何宝物更具价值。关于菩提心的功德,弥勒菩萨在《华严经》中有着极为详尽的阐述。每次读诵这篇赞文,我都感觉力量铺天盖地而来,充满身心,充满宇宙。所以说,菩提心一旦发动起来,绝对胜过一切心行,胜过声闻的无漏智慧。

  4.成佛的不共因。《大庄严经》(《道次第》转引)云:“善男子,菩提心者,如一切佛法之种子。”所谓不共,即独特、决定性的因素。成佛究竟成就什么?正是慈悲和智慧两种品质。这一成就所依靠的,则是菩提心和空性见。其中,空性见乃三乘圣者共同证得:“诸独觉、声闻亦依于慧,以是亦说般若波罗密多为母,是大小二乘子之母。故不以通达空性而分大小乘,是以菩提心及诸广大行而判也。”在绝对真理上,在诸法实相上,佛陀和声闻所证是没有区别的。若有所不同的话,便是究竟与不究竟的差异。《法华经》有三兽过河之喻,兔、马、象一同过河,但兔子浮于水面,马能没入河流,象则直接踏至河底、截断众流。为什么“唯佛与佛乃能究竟诸法实相”?原因也在于菩提心。因为空性见是三乘修行的共因,而菩提心则是不共因。


{返回 济群法师 文集}
{返回网页版}
{返回首页}

上一篇:佛与众生的根本差别在哪里?如何跨越?
下一篇:难,也得知难而上
 佛与众生的根本差别在哪里?如何跨越?
 十善业道经的启示
 出离,是舍弃对轮回的执著
 什么是佛教应该继承的传统
 《认识菩提心》讲座前言
 学做好人,学做菩萨
 出家意味着什么
 真的信因果了吗
 佛教的三级教育目标
 有情生命的四个阶段
全文 标题
 
【佛教文章随机阅读】
 来吧,世人们!Come, people of the world![栏目:葛印卡老师文集]
 尊严[栏目:福报哪里来·迷悟之间 ]
 大佛顶首楞严经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[栏目:惟觉法师]
 生命的灵性与价值[栏目:探究真心·圆觉文教基金会]
 往生的故事[栏目:净空法师·开示集九]
 转迷启悟的前方便——讲于高雄澄清寺[栏目:超定法师]
 修「功」与心「德」[栏目:慧光法师]
 The Mouse Merchant [Diligence and Gratitude][栏目:Buddhist Tales For Young & Old]
 因果的真相 第一章(四)“傻人”之福在于无边的心量[栏目:因果的真相]
 宗镜录略讲上册 (第二十章)[栏目:南怀瑾居士]


{返回首页}

△TOP

- 手机版 -
[无量香光·显密文库·佛教文集]
教育、非赢利、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
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
www.goodweb.net.cn Copyrights reserved
(2003-2015)
站长信箱:yjp990@163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