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无量香光 · 显密文库 · 手机站]
fowap.goodweb.net.cn
{返回首页}


七日禅开示之五
 
{返回 济群法师 文集}
{返回网页版}
点击:1848

七日禅开示之五

  举办禅七的目的,是通过集中式的训练,令大家在禅修上有所突破。未来的教学中,这将成为研究所定期举办的重要课程。

  禅修,是佛教徒尤其出家人的重要修行方式。两千多年前,我们的本师释迦牟尼,就是在菩提树下通过禅修证道的。但在今天,如此重要的一种修行却被很多人所忽视,其结果,就是使我们离解脱的目标越来越远,甚至以为那是一种不可企及的境界,一种不再存在的传说。

  长期以来,佛教界的修行更多是停留在一种表面形式,使所学和所修严重脱节。因为没有禅修,闻思经教成了理论研究,管理法务成了经营寺院。最后,虽然文章写了很多,但和学者没有区别;虽然寺院日益扩大,但和企业也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。这些问题,都是因为缺乏正见和禅修造成的。

  虽然我们这里是研究所,但并不是学术机构。应该说,我们这里是修学机构——因为我们研究的重点是心而不是书本。而禅修正是这项研究的一个重要环节,希望大家引起重视。

  和出家人对禅修的忽略相反,社会上正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并参与禅修。西园寺举办的“观自在禅修营”,每次报名者都非常踊跃。因为现代人活得太累,压力太大,所以需要解压,需要寻找调整身心的有效方法。禅修就是帮助我们培养内在的觉察力,从而平息内心躁动,获得安心的能力。

  对于禅修来说,正念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前提。这是我们生命中的无价之宝,但必须去训练,否则它的力量不会自动产生。更为重要的,则是具足正念,这样才能通过禅修达到破迷开悟的目的。因为禅修并非佛教特有的修行方式,而是印度各种宗教的传统,佛陀之所以能够通过禅修证得究竟圆满的智慧,关键还是在于见。

  我们可以先以南传禅观为基础,获得一定止的能力。在此基础上,把所学正见用来观照心念,观照世界。比如唯识正见,是帮助我们了知一切境界皆唯心所现;中观正见,是帮助我们认识念头本身了无自性,当体即空。此外,禅宗也有很多直接的用心方法,但起点较高,需要具备一定基础才能契入。

  除了方法以外,我们还要端正对禅修的态度,不断练习。这个练习就是摆脱错误,重复正确。相对无始以来的串习力量,我们现在培养的正念是微不足道的,只有反复强化,才能改变这种敌强我弱的现状。但仅仅数量上的重复还不够,更要全身心地投入,就像禅宗说的,要成为一个“活死人”。

  在正念力量没有培养起来之前,随意性的禅修是不可能达到良好效果的。所以,下次禅修还要加大力度。这里平时每周都有禅修,大家也参加过禅七,方法应该不是什么问题,主要是勤于练习,使研究所逐步形成重视禅修的氛围。

  通过禅修对空性有所领会之后,你们会发现,对教理的理解容易了很多,这就是教和禅相辅相成。我们要有一个够用的正见指导禅修,然后在禅修过程中印证教理。所以说,学修并重不是一句口号,希望大家共同努力,把它变成一种现实,一种学风和道风。这个风气一旦形成,将成为研究所的一大特色。我相信,这种特色对当今的僧教育乃至汉传佛教的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。


{返回 济群法师 文集}
{返回网页版}
{返回首页}

上一篇:对学院式教学的感想
下一篇:七日禅开示之四
 佛法在生活中的运用
 真的信因果了吗
 学佛会不会让人变得消极,对世俗的功名、地位、利欲要求变低后,会不会变得..
 对他人最有意义的帮助
 《世界佛教名著丛》编译缘起
 济群法师开示问答
 觉醒之道——《禅》刊专访
 佛教徒的人生态度
 大众化修学体系的特点
 看见心的本来
全文 标题
 
【佛教文章随机阅读】
 阿难问事佛吉凶经-第85集[栏目:阿难问事佛吉凶经讲记·净空法师]
 素面朝天美亦然[栏目:新女人素食主义]
 七、爱情让我如此刻骨铭心(8)[栏目:盛噶仁波切自传]
 偶感[栏目:普寿寺僧众园地·修学体会]
 佛学入门简要 初级课题 (十六) 教团生活的准则[栏目:佛学入门简要]
 印光大师说故事 36、历仕四朝 念佛往生[栏目:灵岩故事]
 怎样才能让相貌好[栏目:净空法师·开示集十二]
 用禅的精神去承担[栏目:幸福禅]
 往生论注讲解 第十六集[栏目:慈法法师]
 格萨尔王传 第26回 雄狮单骑祛巫平妖麻夏降兽宝马归岭[栏目:格萨尔王]


{返回首页}

△TOP

- 手机版 -
[无量香光·显密文库·佛教文集]
教育、非赢利、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
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
www.goodweb.net.cn Copyrights reserved
(2003-2015)
站长信箱:yjp990@163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