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无量香光 · 显密文库 · 手机站]
fowap.goodweb.net.cn
{返回首页}


找到自己的向导
 
{返回 济群法师 文集}
{返回网页版}
点击:1917

找到自己的向导

  现代教育强调独立思考,很多人会把这一习惯带入学修中,根据个人好恶对法进行选择,进行取舍。但我们要看到,这些选择和取舍是建立在我们现有的认识经验上,其基础就是无明,是不可靠的。若不放下成见,就会不断在现有思维误区中徘徊,不断地走弯路。

  真正的善知识应该是和法统一的,或者说,就是法的化身。那么,怎样才是具格善知识呢?《道次第》中,宗大师提出了十个标准,分别是具足戒、具足定、具足慧、德行圆满、精进、通达教理、通达真实、说法善巧、具足悲悯、断除疲厌。但很多时候,我们未必能遇到具足所有条件的善知识,那又该怎么办呢?是不是永远寻找下去,等待下去呢?如果那样,可能一生都没机会开始修学。所以宗大师接着告诉我们,若找不到具足十德的善知识,可退而求其次,具备五个条件即可。但从目前现状来看,恐怕具备五德的师长都不易遇到,不妨再把条件放低一点。但不能无限制地放宽,有三点是必须的:一是具备正见,二是戒行过关,三是具有悲心。其中尤以第一条最为重要,否则的话,不仅没有收获,还会形成邪知邪见,断送法身慧命。

  在学修过程中,善知识的作用就像向导。如果我们前往一个从未涉足的危险区域,途中布满荆棘、虎狼出没,仅靠个人感觉判断,靠自己想当然地摸索,迷路或发生意外都是必然的。最保险的方式,是认准一个熟悉地形的向导,无条件地服从并跟随。若对向导将信将疑,就很难随其走完全程。基于此,《道次第》特别强调依止法的修习,要求学人“视师如佛”,“观德莫观失”,不断培养并守护对师长的信心,由此生起无条件的信仰。当然,依止前必须按以上所说的条件认真观察。否则就会像跟错向导那样,最终迷失方向。从这个意义上说,选择善知识远比选择职业、婚姻更为重要,因为这是关系到生命走向的根本大事。


{返回 济群法师 文集}
{返回网页版}
{返回首页}

上一篇:成佛作祖的教育
下一篇:出家意味着什么
 造就慈悲品质
 为什么三宝是宝
 论自力与他力的融合
 皈依是持戒的灵魂
 七支供——给你的修行存点款
 步行禅
 轮回不在别处
 如法才能表法
 青年僧伽应有的宗教情操
 观自在,由观而自在
全文 标题
 
【佛教文章随机阅读】
 欣求极乐勤念佛 厌离娑婆修忍辱(李卫疆)[栏目:佛教期刊文章选摘]
 13 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论释(无著造.义净译)[栏目:03 经论]
 略论中观思想本性[栏目:胡晓光教授]
 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一七一集[栏目:净土大经解演义·净空法师]
 那个和你吵的人,才是真疼你[栏目:清净法师·都市茅棚]
 中国佛教美术漫谈(常任侠)[栏目:佛教期刊文章选摘]
 “三武一宗”为什么要灭佛(常行)[栏目:佛教历史文化研究]
 警策自心 常提正念[栏目:传喜法师]
 就在当下[栏目:传灯法语·乘宗法师]
 0290 佛说较量一切佛刹功德经(宋 法贤)[栏目:04 其它华严经典]


{返回首页}

△TOP

- 手机版 -
[无量香光·显密文库·佛教文集]
教育、非赢利、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
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
www.goodweb.net.cn Copyrights reserved
(2003-2015)
站长信箱:yjp990@163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