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无量香光 · 显密文库 · 手机站]
fowap.goodweb.net.cn
{返回首页}


为什么我们总在寻找依赖
 
{返回 人生智慧·济群法师 文集}
{返回网页版}
点击:2171

为什么我们总在寻找依赖

  生命本身是圆满的,是自立并具足一切的,不需要任何外在的依赖。

  但无明带来的贪心,却不断怂恿我们寻找外在的依赖。不幸的是,任何外在事物都是不可靠的,是无法永久依赖的。所以,我们在寻找的过程中,内心始终没有安全感。我们的身体、家庭和事业,哪一样是永恒不变的?我们每天都可以观察到无常,但无常并未使我们警醒。相反,无常往往使我们更加执著。似乎执著就能抵挡无常到来,并使我们执著的对象变得坚不可摧。

  我们的贪著,正是在不断生起贪心的过程逐渐壮大的。并在最终,使我们自己成为贪心的受害者。贪著之心带来的危害,与贪著程度是成正比的。在金融风波中,很多人都会受到伤害,但程度却各不相同:有些人自寻短见了,有些人精神失常了,也有些人失落一阵就痊愈了。贪著越深,环境变化所带来的伤害就越大;反之,环境变化就不会构成太大的破坏力。就像爬上一个注定要坍塌的高楼,爬得越高,摔得自然就越重。

  我们也在不断培养我执,每做一件事,无不介入自我。其实,一件事从开始到完成,只是缘起的过程。我们执著其中有“我”,完成是出于错觉和不良习惯。

  什么是“我”?我们自身的存在,只是一个妄想。色身能代表“我”吗?身体发肤受之父母。当识前去投胎时,我们将父母的那一点遗传物质当作是“我”,由此开始上演“我”的一生。如果这就是“我”,那么,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又是什么?

  缘起的世间,没有我,也没有我所。生命的延续,只是缘起的相续。我们的色身,就像我们所拥有的一个器皿。器皿是不是“我的”?只有当我们认为那是“我的”,它才被贴上了“我的”这个标签。不然,和“我”有什么关系?但自从我们将执著投射其上,将之视为“我的”,它的变化就会影响我们。当它败坏时,我们就会因此难过、惋惜。

  我们对色身也是如此,只是这种执著更深入、更持久,已经和色身合二为一,不可分离。从投胎的刹那起,我们的执著就开始了。事实上,早在投胎之前,我们已执著了生生世世。在我们的意识活动中,我们不断从“我”出发,不断介入“我”,不断巩固“我”。成功时,会认为是“我”成功了;失败时,会认为是“我”失败了。如果不介入“我”的成分,只是尽心尽力去做,成与败,就不会对我们构成什么伤害。因为事业成败也是缘起的,明白了这一点,我们就能在“因上努力,果上随缘”,而不至为执著所累。

  我执使我们处处张扬自我,可是自我又是什么?世上并没有自我这个东西。但我执所形成的自我中心,却将我们和他人对立起来。有了强烈的自我观念之后,我们当下就和整个世界成为对立的双方。我代表着一方,而整个世界代表着另一方。现代人常常感到孤独,当你的世界只装着你一个人,当然会感到孤独。如果你和整个世界、和所有众生是一体的,就不会懂得孤独为何物。 


{返回 人生智慧·济群法师 文集}
{返回网页版}
{返回首页}

上一篇:一个活跃的傀儡
下一篇:一种叫习惯的陷阱
 匮乏与自足
 制造苦,缓解苦,没完没了
 我们活在哪里
 用舍弃替换小气
 这个心
 无须千里追寻,解脱当下即是
 做人才是你的终身职业
 步行禅
 无知、心病和心药
 看见那些陷阱了吗
全文 标题
 
【佛教文章随机阅读】
 简明成唯识论白话讲记 (第一篇 释归敬颂 释难破执 标宗归识 彰能变体)[栏目:于凌波居士]
 一半一半 什么都是我的,什么都不是我的[栏目:往事百语]
 中观四百论讲记(二十)[栏目:中观四百论讲记·益西彭措堪布]
 谭维维——与佛结缘[栏目:名人说佛·名人佛缘]
 No Ajahn Chah《159》[栏目:何来阿姜查 No Ajahn Chah]
 这里是脚踏实地,实践的场所,不喊口号![栏目:海云继梦法师文集·禅法]
 幸福在尾巴上[栏目:人生的阶梯·星云大师]
 How long should I meditate for?[栏目:Good Questions, Good Answers on Buddhism]
 往昔有德行[栏目:清净法师·都市茅棚]
 唯说念佛 正讲 第十二条 「唯照念佛」之文[栏目:净宗法师]


{返回首页}

△TOP

- 手机版 -
[无量香光·显密文库·佛教文集]
教育、非赢利、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
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
www.goodweb.net.cn Copyrights reserved
(2003-2015)
站长信箱:yjp990@163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