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无量香光 · 显密文库 · 手机站]
fowap.goodweb.net.cn
{返回首页}


调心之道,离不了心学
 
{返回 人生智慧·济群法师 文集}
{返回网页版}
点击:1868

调心之道,离不了心学

  目前,整个社会最大问题就是人的心态失衡,并且到了危机四伏的地步。近年来,频频发生的各类恶性事件,正是向我们敲响的一次又一次警钟。所以,对各种心理问题的疏导、调节和改善,不再局限于部分人群,而是全社会的当务之急。作为以自利利他为使命的佛弟子,我们对此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。

  但仅仅这样还不够,面对如此庞大的人群,我们的努力不过是杯水车薪。更何况,很多人对佛教充满误解与隔阂,甚至完全排斥。鉴于这样的现实,有必要和心理学及社会各界有识之士携手合作,共同探讨,以期找到最易为社会大众所接受的,治标和固本相结合的改良方式。

  我们目前所接触的心理学,主要是西方心理学,至今不过百余年历史。而有着两千五百多年历史的佛教,自古也有心学之称,因为它所关注的正是人类心灵。在佛典中,有大量关于心的教言,如“心生则种种法生”、“心净则国土净”等。仅《大正藏》中,提及“心”之一字的即有四十多万处。可见,佛教正是以心作为认识世界和修行解脱的立足点。

  当年,佛祖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夜睹明星,见性成佛。他所成就的并不是外在的什么,不是羽化成仙,亦非长生不老,而是对心性的透彻认识,对迷惑、烦恼的彻底解除。用佛教的话来说,是证悟了心的本质——也就是明心见性,这是人类最了不起的成就。因为发展科技所改造的只是外部环境,而认识心性才是完善自身的唯一途径。如果自身问题重重,即使有再丰富的物质条件,还是无法获得我们所希求的幸福安乐。因为能够感受幸福的不是其他,正是我们的心。

  佛陀成道后,一生致力于传播真理,为我们留下了大量言教,后结集为经律论三藏,流传至今。所有这些经典及经典所开示的修行法门,都是教导我们如何开启生命内在的智慧,解除无始以来的迷惑烦恼。换言之,就是启动心的正向能力,以此对治负面情绪。事实上,这种负面情绪正显现出越来越不容忽视的影响和破坏力。近年来迅速蔓延的一些网络用语,如郁闷、崩溃、纠结等,无不是负面情绪恣意生长、不断侵占心灵空间的表现。若不及时对治,就会出现失控的局面。

  对个人来说,心是幸福安乐的根本;对社会来说,心又是和谐安定的所系。所以,调心不仅是个人的需要,也是整个社会的需要。


{返回 人生智慧·济群法师 文集}
{返回网页版}
{返回首页}

上一篇:避免对立的窍诀
下一篇:锁不住的虚空
 角色以外的那个是什么
 一本万利的窍诀
 心念与轮回
 点石成金者的悲哀
 轮回中,保持清醒
 善有善报是永不兑现的许诺吗
 我们越来越浮躁的心靠什么去滋润
 “我”是啥玩意
 生从何来,死往何去
 幸福只是对痛苦的一种缓解
全文 标题
 
【佛教文章随机阅读】
 道元禅研思录[栏目:陈星桥居士]
 地藏经 马来西亚槟城开示 第四集[栏目:海云继梦法师文集]
 佛教学 第八章 佛教寺院[栏目:李富华教授]
 成立唯识义(王恩洋)[栏目:唯识学研究]
 一、别了,印度(1)[栏目:盛噶仁波切自传]
 第二部 1.透过开放性的声音获得慰藉[栏目:西藏医心术]
 药师法门与人生佛教(惟贤长老)[栏目:药师佛·文集]
 法尊法师[栏目:格鲁派大德传记]
 佛珠随想[栏目:邹相美文]
 愿望[栏目:禅林衲子心]


{返回首页}

△TOP

- 手机版 -
[无量香光·显密文库·佛教文集]
教育、非赢利、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
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
www.goodweb.net.cn Copyrights reserved
(2003-2015)
站长信箱:yjp990@163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