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无量香光 · 显密文库 · 手机站]
fowap.goodweb.net.cn
{返回首页}


一念嗔心起,百万障门开
 
{返回 人生智慧·济群法师 文集}
{返回网页版}
点击:2934

一念嗔心起,百万障门开

    嗔是对自己不喜欢的事物所产生的排斥及恼恨心理。

  嗔的表现形式很多。在生活中,我们处处可以发现由于嗔恨导致的辱骂和争斗。或是因意见不合而彼此恼羞成怒,或是因利益冲突而彼此怒目相向……当他人对我们构成影响和伤害时,都会引起我们的嗔恨,更有甚者,还会将属于自己的过错迁怒于他人。

  嗔恨使我们内心失去平静,可是,我们分析一下就会发现,嗔恨实在是愚痴的表现。当我们生气时,等于是“拿别人的过错惩罚自己”,使自己成为首当其冲的受害者。嗔恨又能使微小的冲突不断升级,当嗔恨心被付诸于行动时,理智不见了,道德不见了,甚至法律也不见了。正如佛经中所说的那样:“一念嗔心起,百万障门开。”

  嫉妒也来自于我们的嗔恨心。虽然人类的心灵可以比天空更为广阔,但也可以狭窄到不能容纳自己以外的任何人。当嫉妒遮蔽了我们的心灵时,我们容不下别人的荣耀,容不下别人的成功,容不下别人的幸福。嫉妒是一种可怕的心理,我们会出于嫉妒去诽谤他人,干扰他人,处处为别人设置障碍。我们甚至会在极端的嫉妒唆使下,置他人于死地而后快,因此走上犯罪的道路。

  为了对治嫉妒的产生,佛经中特别提倡随喜的功德。当别人做慈善时,当别人精进修行时,当别人取得进步时,我们只要由衷地欢喜,真诚地赞叹,所得到的功德就能和他一样。所以,随喜是非常殊胜的方便法门,它不仅能帮助我们有效克服嫉妒的产生,更是我们成办世出世间功德的捷径。


{返回 人生智慧·济群法师 文集}
{返回网页版}
{返回首页}

上一篇:无须千里追寻,解脱当下即是
下一篇:历境炼心
 为人民服务和为人民币服务的一字之差
 借我一双慧眼吧
 生从何来,死往何去
 为什么有那么多“为什么”
 找寻存在的感觉
 人间处处是福田
 那些日复一日的重复
 幸福在哪里
 制造苦,缓解苦,没完没了
 为什么要自讨苦吃
全文 标题
 
【佛教文章随机阅读】
 受戒守持生善道[栏目:传喜法师]
 命可以算吗?[栏目:法鼓钟声]
 瑜伽菩萨戒要义 一、四重 2、悭不惠施戒[栏目:瑜伽菩萨戒]
 七十三世 白光德明禅师[栏目:佛祖道影·再增订版]
 华文小学适用佛学 三下 八 音乐家修行[栏目:华文小学适用佛学课本]
 莲花生大士全传 第三篇 桑耶大师 第九章 调伏外道大自在[栏目:莲花生大士全传]
 恭敬地仰望[栏目:菩提洲·佛子心语]
 杂阿含经卷第十(二六九)[栏目:杂阿含经]
 大法师 印光大师传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[栏目:大法师·印光大师传奇]
 福德日记4月2日─听闻正法的心态[栏目:福德日记]


{返回首页}

△TOP

- 手机版 -
[无量香光·显密文库·佛教文集]
教育、非赢利、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
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
www.goodweb.net.cn Copyrights reserved
(2003-2015)
站长信箱:yjp990@163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