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无量香光 · 显密文库 · 手机站]
fowap.goodweb.net.cn
{返回首页}


般若品易解句义释·净水如意宝讲记(四十六)
 
{返回 般若品易解句义释·净水如意宝 文集}
{返回网页版}
点击:2580

辛二、说真义

以上外道主张的万物无因而生,或者由自在天、微尘、主等常因而生,都不符合二谛的真理,不但不符合胜义谛的真理,也不符合世俗谛的缘起律。破了上述无因生和非因计因的邪见后,下面再来显明缘起生的真实义,也就是显明世俗中的万法是怎么生出来的?胜义中的“因无相”又怎样来认识?

下面分两段阐述:一、阐明世俗万法由因缘生;二、阐明胜义中因无相。

一、阐明世俗万法由因缘生

【是故,由如是观察,万物丝毫不是无因而生或常因所生。即诸外法如由种子生芽等,是依各自因缘而生;内法诸生处从无明至老死间,相续不断依缘起而生。】

“是故,由如是观察”是承上启下的文句。也就是通过上面这样观察,就认识到万物丝毫不是自然而生,也不是由自在天、微尘、主等常因所生。原因是:如果自然而生,那当然恒时都产生,因为无条件就能生,但这和万物间或生的事实相违;其次,如果由常因所生,但常因永远不变,不起任何作用,不成立能生万物。

那么,万物是怎样生出来的呢?“即”以下就道出了真相:万法分内外两种,外法是指山河大地、花草树木等无情法,这些是依靠能生它的因缘和合而生起,比如芽是以种子为主因,以水、土、阳光、肥料等为助缘,依靠因缘和合而产生的;烟是由火和木柴和合而生出的;气是由水和加热聚合而产生的。内法就是六道等有情,诸生处指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等生处,有情各类根身,像猪身、人身、鬼身等,这些是怎么生出来的呢?都是依靠十二有支以前前为因产生后后,从而出现有情的五蕴相续。也就是以“无明”为因缘生起“行”,以“行”为因缘生起“识”……,乃至以“爱”为因缘出现“取”,以“取”为因缘产生“有”,以“有”为因缘出现“生”,以“生”为因缘出现“老、死”,这样环环相扣、相续不断地产生有情的相续。

二、阐明胜义中因无相

【如是,果不住于有事诸因别别单个上,也不住于诸缘合集上,一一各自无能生果,合集也除诸因外别无其他故。】

这一句的意思是:诸多的因缘当中,单个的一种因或一种缘生不了果,诸因缘的合集也生不了果。比如单个种子不能生果,单个水、单个土等也不能生果;内法上,根、境、识三法和合胜义中不能生识,单个根不能生识、单个境或识也不能生识。既然单个因缘生不了果,众多的因缘合起来也除了这些因缘外,再没有别的,因此也不能生果。就像每一粒沙子中生不出油,众多沙子合起来也生不出油。

这样就知道,不是实有一个果住在单个因缘上,而从单个因缘中生出了它;也不是实有一个果住在因缘的合集当中,而从合集中生出了它。

那会不会是从因缘外的其它处生出了它呢?下面再解释:

【显现果时,彼果不是从彼等因缘外的余处来此处,也不是以因外性为异体的果依于因后,已成之果住于此处,又不是灭时从此处去于他处。是故诸法本来以因空。】(“性为异体”就是自性上和因是不同的两个体,而不是假立的他体。比如童年时的你和现在的你是假立的他体,不是像东山和西山那样同时存在的两个不同的体。而这里说的是胜义中的果,那就是实有的果,它和因缘的关系是真实的他体关系。)

显现果时,这个果不是从因缘外的其它处来到此处。也就是说,凡是果都是先前没有、后来新生出来的,所以不是以前在某处存在,现在来到这里。再说这也不是和因自性为他体的一个果,依靠因缘而让这个已有的果安住在这里。而且这个果也不是灭时从这里去了其他地方。

这样就观察到果不是实有的,以果不是实有的缘故,因就不成立是实有,或者本来就不成立因。

【此处,有注释以“别别”遮自生及他生,以“合集”遮共生,如是遮四边生。】

故由如是观,知非无因生,

“故”是总结词。就是由前面这样观察无因生和非因生都不合理,就知道万法既不是无因而生,也不是常因所生。

如果万物是无因生或无条件就产生,那应当一切时处都产生,因为无条件就能生;反过来说,如果有一时一处没产生,也应当任何时处都不产生,原因是:假如某时某处有产生,那其它时处没有理由不产生,也就是如果有产生,就应当任何时处都产生。所以承许无因生就一定要承认万物恒有或恒无,而这和万物间或生的事实相违。

否认万物无因生也就成立了万物由因生。这个因如何呢?是外道承许的自在天、微尘、自性等吗?外道说的这些因都是常法,永无变动,怎么有生果的作业呢?像这样就否认了这些非因是万物的因。

这样破除邪见之后,再显真理,就是显示名言中的万法是由能生它的因缘和合而生的。外法像草木等是由种子和水、土等因缘和合而成,内法像六道有情是由十二缘起以前前为因缘产生后后,辗转而生。这样就认识到名言中的万法都是因缘和合而生。

接下来,再观察胜义中有没有因的相?这个“相”是指生果的相状或方式。因以能生为义,只有真实生了果,才安立为因,如果实际没有生什么果,就不成立是因了。所以观待生了果才安立是因,不是自己就成立为因。

比如一个女人生了孩子,才安立是母亲,不是自己不观待其他法就成立为“母亲”。如果她自己就成立为母亲,有母亲的自体,那不论她生没生孩子,或者来世转成什么身,都一直是母亲,但这显然不成立。又比如一堆米,只有观待它生了什么,才安立是什么因,此外,不是它自身成立为因。比如这堆米做成稀饭,就安立是稀饭的因;做成年糕,就安立是年糕的因;做成米粉,又安立是米粉的因;喂给鸡吃,又成了鸡得到营养的因。所以这堆米不是自己就成立为因,而是观待生了什么果,就安立是什么因。

知道了“因是观待果而立的”之后,再来观察真实中的状况。如果真实中得不到果,那就是没有生什么果,也就不成立为因。比如梦中的女人生了孩子,不观察时认为她是这个孩子的母亲,仔细观察,她没生什么孩子,就不成立是孩子的母亲。下面偈颂开始观察:

非住于别别,非住于合集,

非从余处来,非住亦非去。

这是首先观察果是不是实有的果,再转过来推断有没有因。

首先:果如果是实有的,那应当有它产生的方式,它是住在因缘别别单个上生出的?还是住在因缘的合集中生出来?或者从因缘外的其它处来到此处?或者以因缘的力量让它安住此处?或者灭后去了其它处。实际上这些出生或存在的方式都不成立,除了这些再没有其他方式,这样就否认了果是实有的法。果既然不是实有的,就不成立有因。

比如种子和水、土、阳光等和合时,开了一朵花。这朵花如果是实有的,安住在哪里呢?是住在单个的因缘里吗?比如是住在种子里吗?或者是住在水里吗?土壤里吗?阳光里吗?……实际上种子里不存在花,水里不存在花,泥土里不存在花,阳光里也不存在花……,每一分因缘里都不存在花,因缘的合集里会有花存在吗?每一分里不存在,合集当中也不存在,就像大楼的每一间房里不存在老虎,合起来整座大楼里也不会有老虎。

这样因缘的每一分上没有果安住,因此不是从每一分因缘上生出这个果。合起来也只是这些因缘摆在一起,里面没有实有的果存在,所以也不是从合集当中生出了这朵花。那是不是从种子、水、土等因缘外的其它处来到此处呢?这也不是。没见到这朵花前面存在于因缘外的地方,现在来到此处。那是不是已有的花依靠他体的因缘起作用而安住在此处呢?这也不是!再看,这朵花是不是灭后去了其它处呢?也没见到它灭后去了其它处。这样观察,就认识到花不是实有的,如果花是实有的,应当有来龙去脉和存在的方式,但是观察时不成立。

可见花是虚妄的相,不能说是真实生了什么花,就像梦中开的花一样。梦中似乎开了花,不审察也认为真的开了花。仔细审察:如果有产生,就是生了一个真实的法,才叫“生”。如果梦中的花真实存在,这花是从哪里来的?又住在哪里?灭后去了哪里?这样观察,会发现梦中的花根本得不到,梦中的花只是虚妄的相。既是虚妄的,就不是真实生了什么东西,也就不成立真实有因。又比如梦中房屋上升起了炊烟,这炊烟实际没有,不能说生了炊烟。又比如梦中生了小孩,这小孩也是子虚乌有的,不能说生了小孩。这世间的事完全跟梦一样,只是如梦的因缘和合而现如梦的果,不是实有什么因缘和合生了实有的果。世间产生的万法只是虚妄的相,以虚妄的缘故,不成立有因。

庚二、抉择体为空性

分二:一、审观诸法悉如幻事;二、以幻化八喻等相了知缘生法离一切边之自性。

一、审观诸法悉如幻事

【以痴心计执的谛实内外诸法,均与幻事无异。意即:于幻师所幻的象、马等,及由诸因所现的万物,应审观彼等从何处来,复去何处。由此决定将见二者相同。】

“痴心”指计无生为有生、无我为有我等的愚痴心。以痴心计执的谛实内外诸法,都和幻变的事物无有差异。也就是说,在显现万法的当处,得不到丝毫实法,所谓的“实有”只是凡夫以愚痴的心计执的戏论。比如在人的五蕴上本来没有我,愚痴的心却认定真实有一个我;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识都如梦如幻、空无自性,愚痴的心却认为这些法实有存在。林林总总的物质也都是无而现的假相,愚痴的心却认为是实实在在的东西。

总之,不论内有情的五蕴、或者外境色、声、香、味、触五尘,都毫无实体存在,只是众生以愚痴的心计执它实有。像这样,痴心计执的谛实五蕴、五尘等内外诸法,和幻师幻变的象、马等毫无差异。

怎么来认识内外诸法和幻变的事物毫无差异呢?方法就是:对幻师所变的象、马等,和由无明、行等因缘所显现的根身、器界等,同样地观察这些是从哪里来的,又去了哪里。结果会发现这两种法在“现而无自性”上完全相同。

比如观察:幻师幻变的象、马从哪里来的?又到哪里去了?不作审察时,觉得好像是从哪个地方来的,又去了一个地方。审察时,这些象、马只是幻相而已,毫无自体,所以没有它的来处和去处。

再看所谓“现实世界”中的根身器界也是如此,也就是,没作审察时,承许名言中六道有情的根身、器界等都是由惑业的力量变现出来的;而以观察胜义的正理作审察时,现在显现的这些众生都是无自性的空性,不是有什么实有的众生从前世来到今世,也不是实有的众生从今世去了后世。

再把时间缩短到三天上观察,比如今天显现的这个身体似乎有一种存在,实际上观察时,连微尘许也得不到,所以这是水月般的空性幻色。既然是现而无实的幻相,那就不是昨天的身体来到了今天,也不会有今天的身体去往明天。再缩短到三刹那上观察,当下刹那显现的身体只是空幻的影像,这不是由前刹那的身来到当下刹那,也不会从当下刹那去往后一刹那。

再推广到身外的山河大地、日月星辰、花草树木等等,无一不是如此。用离一多因观察到底时,下至一个微尘也得不到,所以都只是空性幻色而已,犹如梦中的色。总之,器世间的种种现相,都只是瞥尔一现的幻相。这些现相不是从过去的某处来到此处,也不会从现在的此处迁移他处。由此就见到根身器界是虚幻不实的影像,都和幻马、幻象完全相同。

【若彼实有,则需显现时从余处来此处,寂灭时从此处去他处。然而了无前际、后际。】

“彼”是指器情万法,也就是大家念念执著的妻财子禄、声色货利、花园洋房、小车电器等的一切法。“若彼实有,则需……”,就是你要这样思维:如果这些法不是像幻象、幻马那样的假相,而是实有的法,那当下显现它时,由于它是实有的法,就一定是过去住在某处,而现在从那一处来到了此处;而且它寂灭时,也一定从此处迁移到了另一处。这样就有它的前际——前面住在哪里,也有它的后际——后来去了哪里。但我们审察时,绝对没有前际和后际。

现在落到最细的一刹那上观察。大家都知道,只要是因缘所生的法,就都是当生即灭、不住第二刹那的无常性,无论是什么现相,都只是一刹那显现。这样,就是前刹那的相灭了才现这刹那的相,因此不是前刹那的法来到此刹那;而且,这刹那的相灭了才现后刹那的缘故,也不是这刹那的法去了后刹那。一切现相只是瞥尔一现,所以没有它的前际和后际。

这样从反面否认现相实有之后,再从正面显示“因缘所生的法都是虚现,毫无实体”:

【何果能生彼之因近或聚时,唯由彼力得见果体,若无彼因,则不可能性自成立为有。是故,由他缘虚现如影像般的彼者,云何有性本成立的谛实呢?即无有。】

什么果能生它的主因和助缘集聚了,这时,唯一由因缘和合的力量,而见到显现果体。如果这些因缘还没集聚,那不可能不观待因缘、以法自身的体性而成立为有。比如不可能不观待种子和水、土等的因缘,自己就成立为一朵花。

所以,这是由其它因缘和合的力量而虚现如影像般的现相,所谓的虚是指“似有实无”——乍看似有、实际寻找时了不可得,因此说它“虚现如影像”。好比镜子里显现的影像,看似存在,实际上得不到。像这样的影像法,哪里有性本成立的谛实呢?绝对是没有的!(“性本成立”就是以自己的体性本自成立,不是观待因缘所成。)

这里要这样观察:由这样的因、缘和合,就现这样的果相,由那样的因、缘和合,又现那样的果相。因缘变了,果也跟着变;因缘不断地变,果也不断地变。这就看出果只是虚妄的相,像影像一样,现而不可得。

果是受因缘控制而不断显现的,所以毫无自体可得。比如人站在镜子前,就显现出影像;人一移动,影像也跟着移动;人离开,影像也随着消失。这影像只是因缘生的假相,不是有个真实存在的东西显现出来了。

像这样仔细观察,就会认识万法和影像毫无差别。身体的脸部、手、脚,和镜子里显现的脸部、手、脚,在虚妄不实这一点上完全相同。这里在抉择诸法体性为空性时,重点就是观察“显现当体不可得”这一空性。

二、以幻化八喻等相了知缘生法离一切边之自性

【如是缘起生远离常、断、来、去、有、无诸边的自性,当以幻化八喻等相而了知。】

“缘起生”,就是指一切观待因缘而生的诸法,包括观待因缘和合而生的有事,以及观待有事安立的无事。这因缘生的诸法在胜义中是怎样的体性呢?是远离常、断、来、去、有、无等一切边的自性。“边”就是分别心起念攀缘而落于一边。常、断等表示分别心所计的一切相对的二边。离一切边也就是离一切戏论,非常非断,非来非去,非有非无,非一非异等。所谓的心不能缘、口不能议,就是离开了一切戏论的大空性。

这因缘生的万法远离一切边的般若义怎么来认识呢?这要借助幻化八喻等的性相来认识。“幻化八喻”,指如梦、如幻、如光影、如阳焰、如水月、如回响、如乾达婆城、如变化。“等”字包括如空花、如水泡、如眼翳、如浮云、如电光等等。

这里“相”字要吃准,“相”是指“似有实无”的空相,空就是了不可得,不是否认实有后还存在一种空的相,如果你认为还有一种空的相可得,那又落到空边了!由于这只是迷乱心虚妄现的相,所以说它有什么自性都是戏论,现而无有的法不可能有什么体性,这就是离一切边的意思。

幻化八喻等中,举两个比喻来说明。先讲水月的比喻。也就是前面天还没有黑,月亮还没升起的时候,河水里没有月影。到了天黑,月亮出来了,河水和月亮的因缘和合了,就现出明晃晃的水月。这样的水月是因缘所生,没有本自成立的体性。我们观察,不论水月上、下、左、右等任何一处,都得不到微尘许的实体,所以是当体本空的空性,不能说有什么常的自性、断的自性、有的自性、无的自性,也没有来、去、一、多等等,这就是离一切边的空性。

再讲梦的比喻:梦里显现在天空里飞行,似乎有一种存在,实际上毫无存在。所以梦当体本空,是无自性的空性。也就是因缘所生的梦,本无自性,现而不可得;既然不可得,就没有常、断、来、去、有、无等的固定自性,也就是离一切戏论的空性。

我们白天见闻觉知的一切法,实际上和梦境没有差别。比如现在我讲你们听,看起来很真实,仔细观察,我所在的房屋不可得,身体、口腔、发出的声音不可得,你们的身体、耳朵、所听到的声音也不可得,这样无而现的幻相和梦有什么差别呢?不是醒来又回到了真实的世界,入梦就全是虚幻缥缈,醒和梦都是一样的虚幻。

像这样,借助各种比喻就会认识因缘生的万法了不可得,远离一切戏论。

【如《般若摄颂》云:“菩萨达此缘起生,无生无尽般若义,如日无云放光明,当破无明证本真。”】(这里“达”就是在认识上到位了。“无尽”就是无有灭尽和无灭是一个意思。)

这一颂分成了达者、所了达、能了达、了达后修习的作用这四方面来解释。

“了达者”是菩萨。“所了达”,就是“此缘起生无生无尽的般若义”。就是因缘生的法不观察时,看似有一种实体;这所谓的实体是不堪忍观察的,也就是仔细一观察,就都消归无有。这样因缘生的万法,当体就是无生、无尽的空性,既没有真实生起过它,也没有灭尽过它。说生、灭一对,实际包含了一切来去、常断等的相对的二边。这因缘生的诸法无生无灭的空义,就是般若波罗蜜多的甚深意义。

“能了达”,就是对因缘生的万法借助各种正理善加观察,就能让你了达般若空义。

“了达后修习的作用”,就是“如日无云放光明,当破无明证本真”。“当”就是将会的意思,这是说明这样观修空性得到的结果。就像万里无云的晴空中出现了日轮,放大光明,破除黑暗,从菩萨的心中出现观照诸法空性的智慧,就能在破除执著万法实有的无明愚暗之后,证得与法界无二的自然本智。

本颂后三字原文是“得自然”,转译为“证本真”。“自然”,就是法尔如此、本自圆成、并非假借因缘而成,这就是指众生本具的自然智慧,也就是本有的真心,因为这个真心遍一切法朗然觉知,不是无情,所以是智慧的体性。这“证本真”三个字就是在说破妄归真,真心人人本有,个个现成,这不是向外求取到的,也不是新修出来的。所以古人说:“只须去妄,不必求真”,本有真性还往外去求,那就是头上安头了,现在只要去掉妄情执著,一切放下再放下,不必外求,就能恢复本来,证到本真。

痴心所计实,与幻有何异?

这是观察诸法的体性。因、体、果是三个侧面。抉择因得到的结论是“因无相”。抉择体得到的结论是“无自体的空性”。抉择果没有可得的法,所以“无所愿求”。

正显现的法如果能得到它,可以说实有。实际上得不到它、把捉不到它,所以是空的体性。就像梦中的山河大地,正显现时,毫无实法可得,所以是空的体性。

这里说的“实”,不是万法有什么实体,而只是众生愚痴心所计。这和幻师幻变的象、马等有什么差异呢?观众看到空中出现了象、马,实际上一无所有,这样的象、马只是观众的愚痴心所遍计的,或者虚妄分别出来的。同样的道理,所谓万法的实有只是众生愚痴心所计,并不是诸法上有什么实体,所以说“痴心所计实”。

“计”字很细。计和执什么差别呢?执是抓住不放,计是像小孩看电影——这是兔子、那是灰狼、那是大象……,心里在计度分别:“这是什么、那是什么。”平常说的“计较”、“计量”、“计算”、“计谋”,都是说这个“计”字。比如,“这里有十个人、那里有三辆车、有多少棵树……”,这是心里在计算;“我并不比他差,为什么我的报酬比他少,”这是内心在计较。“我应当这么做才能取胜”,这是心里在计谋……,在这一切“计”当中,最根本的邪计就是把心前林林总总的现相认作实有,种种计较分别都是由这个邪计滋生出来的。比如我们每天生活在空花水月般的世俗幻相当中,但我们对见闻觉知的法都执为实有,然后在里面计较分别,生出各种各样的妄念、烦恼而迷失本性。比如我们早上一睁开眼睛,痴心就开始计执眼前的一切是实有的;一出门,街道、人流、商厦、物品……,样样认为实有。再进办公室办公,里面的人、事、物也认为样样真实。像这样,就是执无为有、执假为实、执幻为真。诸法本来虚幻不实,所谓的实有只是由我们的愚痴心把它认作实有,所以说“痴心所计实”。

讲到这里,有人说:现实中真实的街道、房屋、人流、车辆,竟然说跟幻化一样,你的论调太惊人了!明明是有嘛!怎么能否认!到这里就要在知见上转弯。这是见解上非常重大的问题。现在你还没证悟,就要依靠比量来使自己信入。

应观幻变事,及与缘现法,

彼从何处来,复去于何处。

这就是观察的方法。如果一向认为万物是真实的存在,在听到说万物虚幻不实的时候,会觉得难以接受。这样就应当观察幻变的事物和因缘变现的法是不是相同。

怎么观察呢?就是要观察万物的来处和去处,它是从哪里来的?又去了哪里?如果是实有的法,就一定有前际和后际,前面在什么地方存在,后来又去了哪里。如果前刹那没有它,后刹那也没有它,当下瞥尔一现的相,那就是虚幻的相。幻变的事物就是如此。比如在幻师对着石块喃喃念咒之前和幻术结束之后,空中都没有象、马,幻师正对着石块念咒时,就现出了象、马,这只是一刹那的幻相,叫做“幻事”。

就是这幻现出来的牛马、房屋、高山等不是实事。这只是因缘和合而现的假相。同样,春天出现了绿草红花,之前没有,因缘和合时就显现了。又比如一百年前,没有这城市里的人,只是由父母和自己的业识聚合,才生出一个个人来,因缘灭了,又消失得无影无踪,所以这一城的人都是幻人。像这样就可以认识,因缘生的根身、器界都只是幻现而已,毫无实有。

何由何近见,无彼则无有,

虚现如影像,云何有谛实?

(这里“近”就是因缘集聚的意思。)

前两句的意思是:什么法由什么因缘靠近了或聚合了,就见到它显现,而那些因缘没有聚合时,就没有显现。

这个道理要贯彻在目前最近的自己身心上、周遭的环境上,像所住的房屋、物品,街道、城市、地球,乃至整个虚空世界,无一不是如此。就是要观察:之前并没有它,因缘聚合时才显现了它。由此就知道这是因缘和合虚现的法,只是刹那一现的影像法,就知道空无实体,只是缘起的幻现。

比如放映机、胶片、银幕等因缘聚合的时候,就在银幕上不断地显现影像;因缘没有聚合,只是白白的一张布,什么影像也没有。像这样缘聚而生、缘散而灭,取不得、捉不到,就证明现相当体本空,只是虚现的影像。

这样就知道:不论哪种内外法,都是像影像一样的虚妄显现。用一个“虚”字是指虽现而不可得,以不可得的缘故,只是虚妄一现。像这样虚现如影像般的器情万相,哪里有谛实可得呢?


{返回 般若品易解句义释·净水如意宝 文集}
{返回网页版}
{返回首页}

上一篇:般若品易解句义释·净水如意宝讲记(四十五)
下一篇:般若品易解句义释·净水如意宝讲记(四十七)
 般若品易解句义释·净水如意宝讲记(十七)
 般若品易解句义释·净水如意宝讲记(七)
 般若品易解句义释·净水如意宝讲记(四十三)
 般若品易解句义释·净水如意宝讲记(五十)
 般若品易解句义释·净水如意宝讲记(三十三)
 般若品易解句义释·净水如意宝讲记(四十五)
 般若品易解句义释·净水如意宝讲记(二十二)
 般若品易解句义释·净水如意宝讲记(四十九)
 般若品易解句义释·净水如意宝讲记(二十一)
 般若品易解句义释·净水如意宝讲记(六)
全文 标题
 
【佛教文章随机阅读】
 镜面王的天眼[栏目:佛本生故事]
 佛教提倡出世,儒教提倡入世,佛教追求精神上的财富,儒教追求现实的东西。您如何评价儒教?[栏目:索达吉堪布·问答释疑]
 化敌为友,怨亲平等[栏目:禅林衲子心]
 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六五四卷[栏目: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·第十七集]
 杀人畏罪,证果还报[栏目:心念与命运·第4册]
 佛嘱应不悔于入大火求净土法门[栏目:大安法师]
 普贤菩萨行愿赞讲记「学文殊行」赞[栏目:普贤菩萨行愿赞讲记]
 大圆满前行广释 第四十课[栏目:大圆满前行广释]
 《金刚经》系列开示 48[栏目:常福法师]
 华雨集第五册 五、泛评周继武居士『起信论正谬』[栏目:印顺法师]


{返回首页}

△TOP

- 手机版 -
[无量香光·显密文库·佛教文集]
教育、非赢利、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
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
www.goodweb.net.cn Copyrights reserved
(2003-2015)
站长信箱:yjp990@163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