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愿王——广修供养
(一)、标释愿名
【复次善男子,言广修供养者:】
“供”是供奉,“养”是孝养。诸佛菩萨、贤善之人都行持供养,为什么呢?供养可获福德;供养是根本,本立则道生。不对有恩有德的境供奉、孝养,在缘起上,则不顺乎本性,且不得根源上的加持,这样没有根基,就不会有成就,即使暂时有成就,也不会持久。
《三摩地王经》云:“由佛福德获饮食,愚夫不知报佛恩。”我们获得世出世间的安乐,都源于佛陀,我们感念佛恩,自然会以报恩心供养佛陀。供养是人生不可或缺、时时应行的法行。缘起力不可思议,供养什么就得到什么回报,何况佛是无上福田,能出生现前、究竟的一切利乐,故应恒时对诸佛广修供养。
(二)愿王之相
分四:1、所供之境 2、能供之因 3、供养具之相 4、特显法供殊胜
了知了供养境、能供之因、供养具,才能准确地把握普贤供养的方式,也才能让观修准确到位。不然要点不明确,修也是无的放矢,无法契合。因此,认识愿王之相是至关重要的。
1、所供之境
【所有尽法界虚空界,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中,一一各有一切世界极微尘数佛。一一佛所,种种菩萨海会围绕。】
我们的心性含裹十方三世,因此我们发愿要称合本性,极法界量地发起。不必自狭心量,局限在狭小的范围里。比如拥有万顷良田,不应任它荒芜,十方三世佛菩萨尽在一念心性中,是可供养生福的广大福田,为什么不周遍地行供养呢?所以应放大心量,广修供养,遍供十方三世一切佛菩萨。
供养是贤,遍供一切佛菩萨是普。由普贤供养行就能趣入法界。这是以全法界心、全法界物供养全法界境,所以一定能趋入不可思议的解脱境界。
2、能供之因
【我以普贤行愿力故,起深信解,现前知见。】
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中,本来都安住有一切世界极微尘的诸佛。我们没有现前知见,是因为自心有障碍,与法界真相不隔而隔,等到障碍消除,必然现前法界本面。
怎样才能现前知见呢?应依普贤行愿力和甚深信解力。
3、供养具之相
【悉以上妙诸供养具而为供养。所谓华云、鬘云、天音乐云、天伞盖云、天衣服云、天种种香、涂香、烧香、末香,如是等云,一一量如须弥山王。然种种灯,酥灯、油灯、诸香油灯,一一灯炷如须弥山,一一灯油如大海水。】
十方三世诸佛,我都以上妙供养具供养。有哪些供养具呢?花云、鬘云[1]、天音乐云、天伞盖云、天衣服云,天种种香、涂香[2]、烧香、末香[3],每一种堆积如须弥山。点燃种种明灯,酥灯、油灯、诸香油灯,一一灯炷如须弥山王,一一灯油如四大海水。
“上妙”:对最尊贵的佛陀,应当用上等、微妙的供养具。若有上妙财物不供,只供下劣财物,则有罪过。
经文以须弥山比喻供养具的量,须弥山在世间是高大的法,以四种宝物合成,具有十功德,表示供养具品质精妙。又以“大海水”描述灯油之量,大海深广,表供养称合理性故,甚深;称合事相故,广大。又说天、云,“天”是自然,表示法界中法尔有如此不可思议的德用;“云”表示随缘。
《华严经》每当说天地徵祥时,都标明“法如是故,佛神力故”。“法如是”,就是“法尔”,是这里“天”的意思。“佛神力”,指缘起,像这里说的“云”。此处类推也应说:“法如是故,行愿力故”。
问:“云”如何表示“行愿力”呢?
答:因缘集聚时空中忽然显现浮云,正显现时,也无依无住。表示菩萨以行愿力于空性中显现供养具,能现是行愿,所现是供养具,由心的愿力而现,应用即现,来无所从,用毕即去,去无所至,故说“天音乐云”、“天伞盖云”等。
一切诸佛皆修供养,如释迦佛往昔在燃灯佛前,值遇八百四万亿那由他诸佛,于每尊佛都殷勤供养承事,从未空过。诸大菩萨也常以种种香、花、璎珞、宝物、光明、饮食、幢幡、宝盖,摄取一切受用资具,每一种都变为广大云海,供养如来。极乐世界,净土圣贤常做供养,《阿弥陀经》说,极乐人民盛众妙花,于一食顷,供养他方十万亿佛。由此可见,供养是大乘行者不可或缺的修行。
了知此理后,应追随诸佛菩萨广修供养,上供下施。心性本无悭贪,是那样广博,故应随顺广大本性普做供养,愈作福德愈深,心性愈开朗。若能修普贤广大供养行愿,行至究竟,则现前不可思议解脱境界。因此,悭吝不供,与本性背道而驰;广修供养,则助显本性。
问:供养会无果报吗?
不会!作业不空,供养必得善果,否则就成有因无果了。
问:供养只能得等量的果报吗?
以业增上广大理,做微小供养也得广大果报。
缘起作用不空、不错乱,每种供养都会得相应果报。比如,供欢喜,得大喜悦;供音乐,得微妙音;供舞蹈,得无碍神通;供宝物,得菩提分功德宝;供树木,得庄严觉悟树;供铃铛,得众人皈敬;供妙花,得如佛相好。所以,供养有种种奇妙、广大的果报。
我们一生要想安乐幸福,心地要善良,以贤善的心向佛供养香花灯烛,这是庄严的行为,是清净心的流露。诚敬供养,心当下会净化、会安详、会宁静。大家学了法,要活泼泼地用在生活中,使人生庄严、美好。
【以如是等诸供养具,常为供养。】
以如是种种供养具常供十方三世佛。
供养境、供养因、供养具、供养时间都达到了最广大,所以叫“广修供养”。
4、特显法供殊胜
【善男子,诸供养中,法供养最。所谓如说修行供养、利益众生供养、摄受众生供养、代众生苦供养、勤修善根供养、不舍菩萨业供养、不离菩提心供养。】
普贤菩萨强调“诸供养中,法供养第一”,并列举七种法供。“法供”顾名思义是以法为供品。
一般人觉得供养用有形有象的财物才踏实,供养物丰盛,才算有大功德。相比之下,总觉得法供养不那么实在,甚至怀疑是否可作为供品来供养。
这只是因为执著外物的习气深重,才觉得物质有形有象、可捉摸是实在的,内心的法无形无象,触摸不到,反以为是虚无。其实,心是万法的作者,外物只是心现的影像,法财是内心积聚的功德,当然远远比影像的外物坚实。况且,外财会被水冲、火烧、贼偷,而法财——闻财、舍财、慧财等等却是四大和人为的灾难丝毫毁坏不了的,所以法财最为坚实。
从作用上观察,法是佛母,佛是由法而成就的,从凡夫到佛的一切断证功德,都是由法而来。想一想,法能使人成佛,能使人得到暂时、究竟的一切利乐,地水火风的无情物能使人成佛吗?能使人获得智慧、慈悲、神力吗?当然不能,它的直接作用只是为人提供生活便利、养身、娱乐等等,至于直接在心上离过证德,则没有丝毫作用。所以,法财远远胜过外财,故说“诸供养中,法供养最”。
以下解释七种法供。
一、如说修行供养
《大智度论》云:“能行说为正,不行何所说,若说不修行,不名为智者。”如说修行,按佛的教法去实行,才能调伏自心,生起佛法的证德;只是口上谈论,不如教修行,则像谈药方而不服药一样,不能净治自心,成熟相续。
真正如说修行,就是最胜供养。想一想:一种外财,比如一辆轿车、一所别墅,其价值比修行圣法更大吗?物质财富远不及自心修法所获的圣财,后者才是上等供品,金山、银山比不上一念心与法相应。
《大法句经》云:“虽诵千言,不行何益,不如一闻,勤修得益。虽诵千言,句义不正,不如一要,闻可灭意。虽诵千言,不义何益,不如一义,闻行得度。虽诵千言,不敬何益,不如一行,欣乐奉行。虽诵千言,我心不灭,不如一句,舍骄慢逸。虽诵千言,求名愈著,不如一说,弃执离著。虽诵千言,色情愈固,不如一解,心境忘怀。虽诵千言,不求出世,不如一悟,绝离三界。虽诵一千言,不存悲智,不如一听,自他两利。”(读诵千言,不实行有何利益呢?不如听受一句,就精勤修习更为得益。读诵千言,不能正确领会句义,不如听一句得其心要,灭除烦恼。读诵千言,不明法义有何利益呢?不如明白一句,听后修行,得到度脱。读诵千言,心不诚敬有何利益呢?不如对一法行欣乐奉行。读诵千言,我执不灭,不如听受一句,舍离骄慢、放逸。读诵千言,对名声的执著却更强烈,不如听受一句,就放下贪执。读诵千言,对外色内情的执著反更坚固,不如领得一句,忘却心、境。读诵千言,不求出离,不如一悟,永超三界。读诵千言,不存慈悲、智慧,不如听受一句,自他兼利。)
这段经文强调如说修行。实行前,以明理为要;明理后,以实行为要。能如说实行,行一分,得一分利益。依法修行,离过证德,是上等供养。《文殊章》云:“如说修行,如行而说,若不能尔,是亦不能利乐众生,自疾不能救等。”意思是,应当如教而修,依行而说法,若不这样,也不能利益众生。自己尚不能得救,焉能救众生?《文殊章》又云:“善男子,如来从修行中来,若能修行,是则成就供养如来。”
以上“如说修行供养”是总说,下面“利益众生供养”等是展开宣说。
二、利益众生供养
如《十地品》云:“所修善根皆为救护一切众生。”又云:“诸佛出世,本为利乐一切众生。”诸佛出世的本怀是利乐一切众生,我们利益众生合乎佛心,因此是真供养。
佛说:“一个人在一大阿僧祗劫中以身体供养十方诸佛和菩萨、声闻众,不如有人对畜生供养一口之食,后者福德胜过前者百千万倍,无量无边。”(《像法决疑经》)可见以悲心利益众生胜过长劫以外财供养十方诸佛。
《丈夫论》云:“悲心施一人,功德如大地。为己施一切,得报如芥子。救一厄难人,胜余一切施,众星虽有光,不如一月明。”所以,最可贵的是有一颗利他的慈悲心,慈悲心才是博大、光明的,为一己之利行一切布施,也是渺小、暗淡的。
三、摄受众生供养
摄受就是以慈悲心随顺摄取。经云:“诸佛出世,为以慈悲摄众生故。”诸佛出兴世间作种种示现,都是为了慈悲摄持众生,只有随顺众生的根机、意乐等,才能摄受他。比如幼儿园老师随顺儿童的心理特点,唱歌、跳舞、做游戏,就是以慈悲心摄受孩子。佛视一切众生等如独子,以慈悲心平等地摄受,我们随学佛摄受众生,就与佛心相契,是对佛的真供养。
比如维摩诘大士住在毗耶梨城时,拥有无量财富,摄受贫苦民众;并且,以清净持戒摄持毁戒者;以安忍行摄持嗔恚者;以大精进摄持懈怠者;以禅定摄持散乱者;以智慧摄持愚痴者……。这告诉我们,自心住于佛法,就能摄受众生;自己做出榜样,就能带动他人。
四、代众生苦供养
佛的心愿是不为自己求安乐,但愿众生得离苦。我们能代受众生苦,相合于佛心,是对佛的真供养。
五、勤修善根供养
勤修善根和利他的关系是:为了达到利益一切众生的目的,就要勤修善根,有足够的资本才可供一切众生享用,成为众生的依怙。比如想救济一个灾区的灾民,就要有相应的财力,要给予众生利益,就要勤修善根。
实际上,勤修善根的人是真富翁,有广大的圣财,这些都是供养诸佛的殊胜供品。只有外财没有修集善根的人,却是法上真正的贫穷。
佛陀说:我过去也做过恶人和小虫,但因为我修积了广大善根,所以现在得以成佛。在佛的十八不共法中有一法叫做“有欲无减”,就是说,佛了知善法对自己的恩德,所以常欲积善的欲心从无减弱。佛在经中还说:功德果报甚深,没有如我般了知这种恩德之量的。虽然我能穷尽它的边底,但我本是由欲心无厌足而成佛的,所以今天仍不止息,虽然再无功德可证,但我的欲心仍无止息。(《大智度论》)
可见,勤修善根,无有厌足,正与佛心相印,因此是佛欢喜的上等供养。
六、不舍菩萨业供养
即不舍一切菩萨事业。如果舍离菩萨所修事业,也不能利乐众生。所以,行持菩萨事业恒时不舍离,即能利益众生,是真法供养。
七、不离菩提心供养
即常不舍离大菩提心。《离世间品》中有十种退失善根法,所谓舍菩提心,行诸善法,魔所摄持。《文殊章》说:即使片刻舍离菩提心,也不能利乐众生。因为菩萨为求利乐众生而勤求无上菩提,若无众生,一切菩萨不成正觉。善男子!应这样认识法供养则做到了供养如来,并非以世间财宝饮食名为供养。(经文密意是呵斥下劣,让与法不相应的众生能相应法,并非不需做财供养。)
《文殊章》说:菩萨有十种法,具足圆满……修真供养一切如来。哪十种法呢?一者以法供养;二者修行诸行,乃至如说能行,如行能说;……九者长时遍修,心无疲厌;十者常不舍离大菩提心。如果菩萨具此十法,则能成就供养如来,并非以供养财宝、饮食、衣服等称为真供养。为什么?因为如来恭敬尊重法故。犹如孝子尊重父母,承顺父母颜色,心无片刻舍离,如果有人尊敬其父母,孝子倍加尊重此人。诸佛也是如此,如果众生供养正法,是真正做到了供养如来,以如来尊重正法故。
总之,因为法供养顺乎佛心,因此成为最殊胜的供养。在很多人眼里,供养诸佛和利他毫不相干。他不了知利他正合乎佛的心愿,是上等的供养。有些人一边损害众生,一边又供养诸佛,这样不合乎佛心,并不能令诸佛欢喜。
《楞严经》上,阿难在世尊前说:“愿今得果成宝王,还度如是恒沙众,将此深心奉尘刹,是则名为报佛恩。伏请世尊为证明,五浊恶世誓先入,如一众生未成佛,终不于此取泥洹。(愿我成就佛果宝王,还来度脱无边众生。我将这誓求成佛度生的深心,供养微尘数刹土的诸佛,是则名为报佛恩。伏请世尊作证,我愿先入恶世教化刚强众生,如一众生未成佛果,我终不取证涅槃。)”
校量功德:
【善男子,如前供养无量功德,比法供养一念功德,百分不及一,千分不及一,百千俱胝那由他分、迦罗分、算分、数分、喻分、优波尼沙陀分,亦不及一。】
善男子,前面财供养的无量功德与法供养一念功德相比,不及它的百分之一,千分之一,乃至百千俱胝那由他分之一、迦罗分之一、算分之一、数分之一、喻分之一、优波尼沙陀分一分。
以此显出法供养的殊胜。俱胝、那由他都是大数字。迦罗分是把人身的一根毫毛析为一百分。优波尼沙陀分,意为近少分,是把大块碎为微尘的数量。
法供养殊胜的原因:
【何以故?以诸如来尊重法故,以如说行出生诸佛故。若诸菩萨行法供养,则得成就供养如来。如是修行,是真供养故。】
为什么法供养更超胜呢?因为如来尊重法的缘故,由如说修行出生诸佛的缘故。如果菩萨行法供养,则能成就供养如来,这种修行是真供养的缘故。
问:讲广修供养时提到的供养物都是香、花、灯烛等,这是财供养还是法供养呢?若是财供养,则远不及法供养,怎能说是大愿王呢?
下面用公案来解答。
一次,佛吩咐善德长者去维摩诘家问病。
善德为难地说:“我不堪去问病。”并自言自语道:
“以前我在父亲家中做大布施,供养当时一切沙门、婆罗门、外道、贫困户、下贱者,及孤独者、乞丐等等。
经过七天,布施圆满。维摩诘大士过来对我说:‘布施大会不应是你这种做法,你应做法施大会,何必操办财施大会?’
我问:‘居士!什么是法施大会?’
他说:‘法施大会,就是无前无后,一时供养一切众生。也就是,以菩提起于慈心,以救众生起大悲心,以持正法起于喜心,以摄智慧行于舍心,以摄悭贪起布施度,以化犯戒起持戒度,以无我法起安忍度,以离身心相起精进度,以菩提相起禅定度,以一切智起般若度。’
他又下结论说:‘善男子,这叫法施大会。若菩萨住于此法施大会,他就是大施主,是一切世间福田。’
我听了心得清净,叹为稀有。
我顶礼后,解下贵重的璎珞供养大士。大士不受。
我再次祈求大士收下。大士接受了,分作两份,一份供养大会中下贱的乞丐,一份供养最尊贵的难胜如来。
大众共同见到光明国土的难胜如来,璎珞现于如来手中,变为四柱宝台,四面装饰妙严,不相障蔽。
大士示现神变后说:‘施主若以平等心布施下贱乞丐,等同供养如来福田,没有优劣之别,大悲平等,不求果报,这叫做具足法施。’”(《维摩诘经》)
由此可知“不离财施而行法施”的内涵。公案里,维摩诘是布施者,乞丐和难胜如来是受施者。维摩诘供养璎珞时,心地宽广、平等,没有高下人我的分别,智慧相应实相,大悲不碍随缘,悲智双运,施而无施,度而无度。大士教导善德,能如是而行,财施即是法施。
大家关键要认识不平等心是哪种状态。不平等是指最初心中起了优劣等的分别,受分别心的驱使,面对各种高低等的对境时,心就表现为不平等,对上等境毕恭毕敬;对下等境轻慢鄙视,心态上有重有轻,早已不平了。在这样的心态中做财布施,心不相应于法,故不是法布施。相反,内心不生高下分别,对任何人都是一颗平等心,布施众生和供养佛的态度一样,这就是安住平等心中行布施,心与法相应,所以是法布施。
由以上举例,类推就知道,普贤供深妙观修,既是财供,也是殊胜法供,因为能供之因是普贤行愿力与甚深信解的缘故。圭峰大师说:若按前文所说观行如说而行,则是如说修行。修观行时,有利益众生、摄受众生等的善心,即是法供养。
问:善德以何过失遭到维摩诘的呵责?
答:善德布施有局限,只在父亲舍宅,处所有限;只布施七人,对象有限;只布施七天,时间有限。财施有限,法施无穷,财施得世间报,法施得出世报,因此,遭到大士呵责。意思是,只做有限量的仅得世间果报的财布施,太没出息了。法布施,与法相应,才是超越数量、能超世间的大布施。应当行这样的布施。
(三)总结无尽
【此广大最胜供养,虚空界尽,众生界尽,众生业尽,众生烦恼尽,我供乃尽。而虚空界乃至烦恼不可尽故,我此供养亦无有尽。念念相续,无有间断。身语意业,无有疲厌。】
这广大最胜的供养,直到虚空界穷尽了、众生界穷尽了、众生业穷尽了、众生烦恼穷尽了,我此供养才有穷尽,以虚空界乃至烦恼不可穷尽故,我此供养永无穷尽,念念相续,无有间断,身语意业无有疲厌。
为什么要发无尽的供养愿呢?假如供养是一种恶行、会带来痛苦,那不必说无穷尽地去行持,连一刹那也不应该去做。但供养是善行能带来安乐,因此不应有满足心,应当广大无尽地去行持。如果心性不具供养的能力,即使有心供养也无法实现,但心性本具这种能力,为什么不周遍地发挥呢?如果心会断灭,即使发心尽未来际做供养,也只不过是无法实现的美好愿望而已,但心性是永不灭尽的,为什么不发起无尽的愿呢?
实际上,心性大而无外、无始无终,整个虚空世界都是一念心现起的,为什么不以芬敷万行荣耀众德庄严自己的心地?每个生命都应该觉醒,自性是如此广大,心包太虚、量周沙界,又如此能照万法、能现万德,为什么自甘埋没,令生命黯淡、萎缩呢?为什么甘愿具恒沙性德的法身堕于生死迷乱不已呢?因此,有觉悟的人应发大心求证不可思议的解脱境界,而要证入,就不可不发起佛子最广大的普贤行愿。只有依仗称合本性的普贤行愿才能还归法界,这是生命最酣畅、最开展的行愿。没有佛语的加持,我们梦想不到,一个身高不过二米的人竟能发出遍周尘刹、尽未来际行持菩提行海的大愿王。我们只有从内心里发起普贤大愿,生命才会拓展到无限宽广,也才会知道生命境界是如此不可思议。
[1] 鬘云:种种妙华穿成的花鬘。
[2] 涂香:涂身的香。
[3] 末香:香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