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无量香光 · 显密文库 · 手机站]
fowap.goodweb.net.cn
{返回首页}


14、仔细思考幻人是什么,如果说自己、亲戚、朋友、同事、路人等都是幻人,你能不能接受,不能接受的理由有哪些?然后再对照“断实事师之诤”中的“理之断诤”,谈谈寂天菩萨引导的善巧之处。
 
{返回 益西彭措·深入经藏问答篇 文集}
{返回网页版}
点击:2075

14、仔细思考幻人是什么,如果说自己、亲戚、朋友、同事、路人等都是幻人,你能不能接受,不能接受的理由有哪些?然后再对照“断实事师之诤”中的“理之断诤”,谈谈寂天菩萨引导的善巧之处。

答:幻人长得像人,活动也像常人,但他们却是幻术师变化出来的,没有活力,没有生命,没有心识,不会造业,也不会流转轮回,所以其实根本没有人的法相。

现在这样的幻术几乎见不到了,大家也可以替代为较为熟悉的皮影戏,或者电视屏幕里的角色,那些角色也同样看起来像人,但是没有生命。如果把自己或亲人等与那些幻人、影视角色相提并论,人们觉得难以接受的地方有:1、人死了之后会再投生,而幻人消失了就再而不会复活了;2、人存在的时间长,不但这辈子寿命长,而且如果从无始轮回开始计算的话,就更漫长了,而幻人等魔术结束,也就消失了,时间很短;3、还有就是对幻打骂,都不需负法律责任,而对人就做这些就造恶业、犯法了;4、人有心,有创造性,会造业,而幻人没有心,不会主动造业。这样看起来,人是和幻人有着很大的区别的,根本不能相提并论。

如果大家仔细思考,就能找到这些差异,这样也就找出了大家心里认为人是实有的一些理由。

在“断实事师之诤”中的“理之断诤”中,寂天菩萨总共遣除了六个疑问。上面四个常见的疑问,就包括在其中,这说明寂天菩萨所遣除的实事师的执著,也正是凡夫心里对有情的实有执著。另外还增加了两个疑问,其一是:如果佛陀也是幻化的,那么是否还具有殊胜的功德;其二是轮回和涅槃都是幻化不实的,那么就没有了区别,这样佛陀也就没有脱离轮回,修道就没有意义了。这两个疑问,都会是佛弟子极为关心的。这六个问题如果能得以解决,对众生的实有执著就都会被遣除无余。

寂天菩萨的回答,也充分体现了大中观应成派高超的引导技巧。回答的重点,都在于引导对方充分认识到自己推理上的漏洞。

第一个回答“供幻佛生福,一如供实佛”,用根据相同的应成因,指出了供佛陀获得福报,是缘起作用的必然结果,引导弟子认识到虚幻的佛陀,一样能赐予福报,因此能赐予福报,并不能成为佛陀实有的理由。

第二个问题,实事师问:“有情若如幻,死已云何生?”,即人会死后会投生,而幻人消失后不会复生,中观师的回答是:“乃至众缘聚,幻事亦现起”。这也是运用了根据相同的应成因。指出幻化事物的因缘尚在的时候,它们也依然会一再出现,就像电视机里的角色,重播的时候就又出现了,同样有情的因缘还在的时候,必定会继续流转轮回。这是缘起规律决定的,因此以有情能投生并不能成为有情是实有的根据。

第三个回答是“何以相续久,有情即实有?”这运用的是能立等同所立不成立的应成因。指出有情持续的时间长,只是因为因缘不退,不能用它作为有情实有的根据。

第四个问答是“杀戮幻人等,无心故无罪,于有幻心者,当生罪与福”。这是运用了根据相同应成因,指出两者的差别只在于是否有心,但是在“无自性”这一点上,是没有差别的。

第五个问答是“咒等无力故,不生如幻心,种种缘生幻,亦复种种相,一缘生一切,何处皆非有。”这是用大缘起因指出幻术师变化不出具有心识的有情,只是因为幻术师根本无法提供产生心识的因缘而已,并不能以此就证明心识是实有的了,并且,有情的心识恰恰也是各种因缘聚合的幻相,这和幻人的形成原理是完全一样的。

这段也是对以上第二到第五回答的总结。进一步引导实事师作这样的观察,即幻人和真人在显现上会因为因缘的差异而有许多的不同,但是在空无自性上,却是没有丝毫的差别的。

第六个问答是“胜义中涅槃,轮回即世俗,则佛亦轮转,菩提行何用?诸缘相续集,幻现亦不退,诸缘相续灭,俗中亦不生。”这是用大缘起因,指出佛陀与众生都是因缘所成,因此他们的性质都是由因缘所决定的,而因缘生的,则必定是幻化不实,并且是大平等性的法。

上面六个引导的共同特点,是抓住了佛陀和有情都是因缘所成的这个核心,指出实事师认为佛与有情实有,正是在推理中忽略了这个核心,使得推理不严密、全面,而增益出了本不存在的实有。寂天菩萨将这个核心,用正确的、殊胜的应成派理论,对实事师的不同原因,逐一进行辨析,指出了它们的漏洞所在,这样就彻底消除了它们的各种疑虑,而能完全接受现空双融的实相之理。

大家在理解的时候,先要想如果自己是实事师,会对现空双融会产生什么样的疑问,并找出相应的根据,然后再站在中观师的角度,来分析如何看待这些疑问。这样就容易能学到寂天菩萨和全知麦彭仁波切的原意。


{返回 益西彭措·深入经藏问答篇 文集}
{返回网页版}
{返回首页}

上一篇:15、寂天菩萨说:“世间见有事,执彼为真实,不许幻性故,诤于瑜伽师”,即是说一般的世间人见到什么都认为是真实存在的,因此难以接受中观师开示的诸法如幻的见解。请问你学了中观见后,对生活和工作等有没有不同的认识?你是如何落实这些殊胜的中观见解的
下一篇:13、以不了义法的三个特征“有密意、有必要、以理有害”,来分析《般若品释》第6讲中的“无任何遮现相的中观师”。
 32、有人说,前面问题中关于过去、现在、未来都不可得的道理,在《金刚经..
 29、请分析寂天菩萨对数论派的遍计神我是如何进行逐步破除的。
 12、对照《讲记》理解下面这句话:“因此,乃至承许有、无等边之间,当有..
 18、《净水如意宝》中介绍了名言中否定自证识的四大过失,这四大过失之间..
 22、按照“若实无实法,悉不住心前,彼时无余相,无缘极寂静”去修行,是..
 7、“现空双融”是否是指一切显现都成为了空性?
 1、般若品的第一大科判是“应需生起道之主要——般若——之理”,虽然只有..
 23、在于果利他断诤中,寂天菩萨说“譬若摩尼宝,如意树满愿,……菩萨虽..
 21、结合“幻师于所知,未断烦恼习,故见幻女时,见者空习弱。”分析幻师..
 9、中观胜义谛现空双融中的显现,是否唯是指虚相的正世俗法?
全文 标题
 
【佛教文章随机阅读】
 04 九华山志卷四(高僧门、灵应门)[栏目:05 九华山志]
 83.问曰:住忍辱时不为恶即是戒,何以故更说住忍取戒波罗蜜?应当住戒摄忍[栏目:大智度论·四百问答]
 普贤菩萨行愿赞讲记「持法修行」赞[栏目:普贤菩萨行愿赞讲记]
 三业[栏目:佛教词汇小百科]
 何为是魔?如何破除,如何降伏?[栏目:传喜法师]
 杂阿含经卷第十三(三三九)[栏目:杂阿含经]
 平常心 Normality - 直取快捷方式的摘要 Summary Of The Shortcut[栏目:平常心 Normality]
 师父您有童心的一面吗?[栏目:宽见法师·心灵答疑解惑]
 论医僧的历史贡献(薛公忱)[栏目:佛教与医学]
 安居第九日(二):阿弥陀佛名号具足三身功德[栏目:慈法法师安居日授课·听课笔记]


{返回首页}

△TOP

- 手机版 -
[无量香光·显密文库·佛教文集]
教育、非赢利、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
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
www.goodweb.net.cn Copyrights reserved
(2003-2015)
站长信箱:yjp990@163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