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无量香光 · 显密文库 · 手机站]
fowap.goodweb.net.cn
{返回首页}
皈依问答(二十):请解释《华严经-净行品》中的开示:“自归于佛,当愿众生,绍隆佛种,发无上意;自归于法,当愿众生,深入经藏,智慧如海;自归于僧,当愿众生,统理大众,一切无碍。”
{返回 益西彭措·皈依问答录 文集}
{返回网页版}
点击:7843
皈依问答(二十):请解释《华严经-净行品》中的开示:“自归于佛,当愿众生,绍隆佛种,发无上意;自归于法,当愿众生,深入经藏,智慧如海;自归于僧,当愿众生,统理大众,一切无碍。”
答:这是众生皈依三宝时应同时发起的誓愿。出自实叉难陀三藏翻译的八十卷的《华严经》、《大般若波罗蜜多经》等经典。意思是:发起誓愿将自己归依于佛宝,同时愿一切众生,都能皈依佛宝,使佛法兴盛,发起无上的菩提心;发起誓愿将自己归依于法宝,同时愿一切众生,都能皈依法宝,深入闻思修佛法,获得如海般的深广智慧;发起誓愿将自己皈依于僧宝,同时愿一切众生,都能皈依僧宝,使僧宝能够带领大众,和合共修,无有任何障碍。
大乘不共的皈依,是以救拔众生苦的大悲心引发的皈依,因此在自己获得了三宝的救护的同时,心中应同时希望一切众生,都能同享佛法僧三宝救护的利益。
这里的“自归”是将自己归投于、依靠于的意思,因此三皈依又称作三自归。如《中阿含经六十卷》中说:“世尊,我今自归于佛、法及比丘众,惟愿世尊受我为优婆塞!从今日始,终身自归,乃至命尽。”又《六度集经》中说:“执三自归,怀四等心,具持五戒,山海可秤量,斯福难筹算也。”
在汉地寺院里的《早晚课诵》中,都要发这样的誓愿,只是第一句稍有不同,是“自皈依佛。当愿众生。体解大道。发无上心。”这出自佛驮跋陀罗三藏翻译的六十卷的《华严经》等经典,意思是:将自己皈依于佛宝,同时愿一切众生,都能皈依佛宝,来证悟殊胜的菩提道,发起无上的菩提心。
{返回 益西彭措·皈依问答录 文集}
{返回网页版}
{返回首页}
上一篇:
皈依问答(二十一):请解释“皈依佛竟,终不皈依天魔外道;皈依法竟,终不皈依外道典籍。皈依僧竟,终不皈依外道徒众。”
下一篇:
皈依问答(十九):对佛法僧三宝不进行全面、平等的皈依会有哪些表现?并对自己进行一一对照检查。
皈依问答(二十三)“皈依法竟,终不皈依外道典籍”这个誓愿,在现在的时代..
皈依问答(十三):为什么无上导师即佛宝?
皈依问答(三十):如何认识相续中产生的戒定慧证法的功德?
皈依问答(三十九):为什么说没有真实的皈依戒,就得不到所有佛教大小乘所..
皈依问答(九):结合圣者法王如意宝的传记,思维大恩上师法王如意宝的功德..
皈依问答(五十一):因皈依和果皈依的侧重点各是什么?
皈依问答(一):修学佛法有没有捷径?
皈依问答(十一):如何落实对法宝的皈依心?
皈依问答(四十三):如何解释三宝中“宝”的含义?
皈依问答(二十):请解释《华严经-净行品》中的开示:“自归于佛,当愿众..
全文
标题
【佛教文章随机阅读】
三届:《六祖坛经》的人生哲学意义(妙华法师)
[栏目:生活禅夏令营演讲集]
随着欢喜,随着进行
[栏目:达真堪布·微教言·2012年]
现代人的禅修--《IT经理世界》记者访谈
[栏目:明奘法师]
法句经 4 笃信品
[栏目:法句经·白话文]
逐渐破除一切我执
[栏目:普巴扎西仁波切·微教言]
喂海鸥
[栏目:我的人间佛教性格]
食时五观
[栏目:佛教词汇小百科]
已经知道感情是不究竟的,是无明的,如何训练自己不要那么执着?
[栏目:海涛法师·佛学问答]
法句经讲记(三十)
[栏目:传道法师]
{返回首页}
△TOP
- 手机版 -
[无量香光·显密文库·佛教文集]
教育、非赢利、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
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
www.goodweb.net.cn Copyrights reserved
(2003-2015)
站长信箱:yjp990@163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