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无量香光 · 显密文库 · 手机站]
fowap.goodweb.net.cn
{返回首页}


皈依问答(二十二):“皈依佛竟,终不皈依天魔外道”这个誓愿,在现在的时代背景下应该如何落实?
 
{返回 益西彭措·皈依问答录 文集}
{返回网页版}
点击:2320

皈依问答(二十二):“皈依佛竟,终不皈依天魔外道”这个誓愿,在现在的时代背景下应该如何落实?

答:不管在哪种社会里,要奉行皈依佛宝的誓愿,关键要清楚地认识到皈依佛宝的必要性。众生之所以需要皈依佛宝,最基本的,是因为暇满难得、寿命无常、轮回痛苦等,而佛陀完全具备救度众生于危难的智慧、慈悲与方便。其他的任何有情,都不具备佛陀这样的智悲力,因此都不是值得皈依的对境,而且连他们也都需要仰赖佛陀的救度。

皈依佛宝,是理智的抉择,是对自己以及其他的众生负责的行为。在皈依之后,要维护、增上这样的皈依心,哪怕是遇到生命危险,也不舍弃,直至成功获得究竟的解脱。但是在这过程之中,尤其在初始阶段,还会出现因为认识不清、见解不明,而出现的摇摆不定,因此要提高认识,坚定地奉行这个誓愿。

所谓天魔外道,是指看起来好像也很有力量的一些对境,比如说像自在天、上帝等的外道教主。有的外道,也有四禅八定的定力,也有除了漏尽通之外的五种神通,甚至可以通晓前后八千劫的事情。有的对归顺他的众生非常慈悲。对于这样的对境,就要以智悲力这个标准,来作真实的观察,经过观察后就会发现,他们并不具备智悲力,也就是说并不具备救度众生的能力,因此不值得依靠。

损害皈依誓愿的因素,不仅仅只限于天魔外道。在历史上,譬如提婆达多戒律守持得不错,还通达三藏,而且还证得了四禅,能示现神通,但是它却破了和合僧团,一度蒙蔽了五百比丘,损害了他们的皈依戒体。如果现在有一个人也这样来鼓动你,哪怕他只具备其中一个功德,你会不会受到它的蛊惑?会不会想到从智悲力的三个标准上去衡量?

佛陀虽然福慧圆满,是人天的至尊,但是显现上,化身佛也是只有三衣一钵,过着清净知足的日子。而有的外道则具备很大的福报,看起来雍容华贵,你看了会不会心生羡慕呢?

具有权势财富的人,在社会上的力量非常强大,他们可以提携你,也可以打压你,当面临这样情况的时候,你会不会因为没认识到他们的缘起性、无常性,以及三世的因果,只是看到他们暂时力量的强大,从而心生崇敬,而削弱了对佛陀的皈依誓愿?

还有,在寻找结婚对象的时候,会不会觉得只要找到了一个工作体面、收入稳定、人品可靠的人,今后的日子就可以很踏实,不会有后顾之忧了?如果是这样,那就是将结婚的对象,当作皈依的对境了,而完全忽略了对方的无常变化性,就像将未来的希望,寄托于一个色彩斑斓,但是很快要破碎的水泡上,同时也忘失了只有导师佛陀才具有的智悲力的可靠性。

总之,皈依不是停留在表面上、口头上、仪式上的皈依,而是内心的一种智慧的选择、内心坚定的誓愿。世间男女在耽著于热恼的恋情的时候,尚且会发出山盟海誓,说什么直至海枯石烂,而真心不变,这说明世间人的决心,在因缘具足的时候,是完全能够产生的。对于佛法僧三宝,则更应该创造出因缘,产生出矢志不渝的誓愿。对于皈依的违品,就要像平时对坏人、毒品一样进行严格的防范,绝不沾染。


{返回 益西彭措·皈依问答录 文集}
{返回网页版}
{返回首页}

上一篇:皈依问答(二十三)“皈依法竟,终不皈依外道典籍”这个誓愿,在现在的时代背景下应该如何落实?
下一篇:皈依问答(二十一):请解释“皈依佛竟,终不皈依天魔外道;皈依法竟,终不皈依外道典籍。皈依僧竟,终不皈依外道徒众。”
 皈依问答(四十五):弥勒菩萨在《宝性论》中,是如何赞叹法宝的功德的?..
 皈依问答(三十四):真正皈依了法宝而尚未产生闻思修正法功德的人,是否也..
 皈依问答(三十二):在每天对离欲尊的法宝修六次皈依的时候,内心之中对法..
 皈依问答(四十):为什么说内道一切功德的基石唯是对三宝真正的皈依?..
 皈依问答(七):对佛宝的皈依有几种动机?请反观你自身现在的皈依动机是哪..
 皈依问答(四十七):应怎样理解皈依和祈祷的关系?
 皈依问答(三十):如何认识相续中产生的戒定慧证法的功德?
 皈依问答(二十):请解释《华严经-净行品》中的开示:“自归于佛,当愿众..
 皈依问答(四十三):如何解释三宝中“宝”的含义?
 皈依问答(二十五):三宝弟子每天都应修六次皈依法门,你如理遵行了吗?..
全文 标题
 
【佛教文章随机阅读】
 刚接触佛教的,应该怎么入门呢?怎么去学佛呢?[栏目:传喜法师·信众问答]
 绝对之价值[栏目:悟光法师]
 《阿含经》上的“道”[栏目:阿含研究]
 弥勒度世本愿缘起[栏目:常照法师]
 如何改造自己的命运[栏目:净空法师·开示集五]
 浅谈持戒(能慧)[栏目:持戒]
 第三篇 心量要大,自我要小 - 新年「心」计划[栏目:是非要温柔]
 漫说《杂阿含》(卷四)~D 第92经(骄慢经)[栏目:界定法师]
 答疑 Question and Answer[栏目:旅途脚印 Footprints on the Journey]
 要做「修行者」,还是「被度的众生」?[栏目:探究真心·圆觉文教基金会]


{返回首页}

△TOP

- 手机版 -
[无量香光·显密文库·佛教文集]
教育、非赢利、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
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
www.goodweb.net.cn Copyrights reserved
(2003-2015)
站长信箱:yjp990@163.com